查看原文
其他

想通过网络看好病吗?不妨听听专家的建议!

2016-04-27 家庭医生报


  在这个离不开网络的现代社会,生病后在网上寻找相关信息变得司空见惯。身体不舒服,上网看看可能是什么病;再查查,治疗这种病去哪家医院;然后通过挂号网站预约挂号;还可以通过论坛、博客等向医生咨询、与网友交流就医经验和困惑……通过网络就能药到病除吗?不妨听听各位专家的建议:

上求医切勿病急乱投医


  在网络发达的今天,很多人在自己或家人不舒服时,首先想到的不是去医院就医,而是向网络求助。大量医疗咨询、问诊的网站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然而,网上有些所谓的专家不但难查其真实身份及医师资质,更有一些网站打着问诊的名义推销药品。因此不得不提醒各位网友:网上求医需谨慎,切勿病急乱投医。


  目前从事网络医疗服务的机构主要有以下两类:


1医院和临床医生


  现在,几乎每一家医院都会在自己的门户网站上刊登本院的综合实力、擅长专业、专家出诊时间等资料信息。


  此外,一些临床医生,也会通过健康咨询网络平台、个人博客、微博、微信等形式面向患者提供网络健康教育和医疗指导。


  这一类医疗信息服务者提供的知识比较靠谱,但由于医生时间和精力有限,无法实时在线,所以,这类网站的受众较少,难以互动。


从事网络医疗服务的中介机构


  一般患者上网咨询,网站工作人员都会回答一些简单问题,比如某个病的常见表现、诊断方法和一般治疗。但如果再深入咨询,网站管理员无法回答,就会帮患者推荐医生。


  但也有一些不良网站会在患者咨询时故意夸大病情,目的就是诱导患者到指定的医院看病、买药。因此,这类网站虽然快捷、方便,但所提供的信息却难辨真伪,可能无法解决患者的病痛,更有甚者还会让患者误入歧途,花上不少冤枉钱。


  网友如何理性看病?应该分以下几个步骤,才能做到真正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快捷方便地就医看病。

  首先,去社区医生那里了解自己的症状大致是哪种疾病或属于哪个临床专业(科室)的疾病。如果不愿去找社区医生,也可以到知名搜索网站去搜索。

  弄清大概的就医方向之后,再去知名搜索网站搜索哪家医院的哪个科室或哪位专家擅长这种疾病的诊治,然后再到这家医院的官网去了解这些信息是否准确。如果一切无误,就可以通过网络预约或其它方式预约挂号,前往该医院就诊。

  最后,要特别强调的是,各种远程咨询(无论网络还是电话)都不能代替医生的当面问诊和检查。真正意义上的看病一定要“医患面对面”,完整的操作流程应包括问诊、体格检查、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

  最终,才有可能做出正确的诊断,仅凭远程咨询,难免会出现“盲人摸象”之类的误诊。


用好搜索引擎获得可靠健康讯息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从网上搜索各种医药和诊疗信息。不可否认,网络的丰富资源信息为大家提供了较多的资料和帮助,但是由于虚实难辨,也使不少人上当受骗。

  那么,怎样才能从网上搜索到有用的医药和诊疗信息呢?


  要想得到    ,首先是要用好搜索引擎,以下几点需特别注意:


1识别广告帖:

使用哪个搜索引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辨别搜索的结果中靠前的几条常常是商家付费的广告性宣传,如果不能辨别,干脆避开这几条不看,以免上当。

选好关键词:

搜索的关键词是能否搜出好结果的关键,可以多输几个,搜出的结果吻合度会更高。比如“关节炎、儿童、类风湿”,要比输入“关节炎”能检索出更有针对性的结果。

遴选好结果:

搜索出的结果,需要用心遴选,选出几个比较靠谱的网页进行细读,从中获得有用的信息。这一点对于专业知识缺乏的读者恰恰是最困难的。


  在遴选对自己有用的信息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选择权威性网站的信息:

比如中华医学会或相关分会的网站、中国医师协会及相关分会的网站、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或公立医院的网站上发布的信息。应注意有些不法分子也会打着自己命名的所谓学会、协会的幌子发布不实信息行骗。

选择权威专家的文章:

选择知名医院、知名专家发布的信息,尤其是在学术杂志上刊登过的信息,或在知名科普杂志、报刊发表过的文章,尤其是政府认证的科普专家。

选择比较正规的平台:

有些平台发布的信息常常有专家把关,而又与商业行为无关,可以参考。

选择学术期刊的文章:

可以应用维普、万方等专业平台,搜索医学专业期刊发布的文章,尤其是针对某种疾病的综述性文章,往往能反映此类疾病的最新进展、诊治手段、发展趋势等。


  尽管注意以上几点,仍难免搜索到虚假的信息,以下几招可能会防止你上当受骗:


越是说得玄乎其玄、天花乱坠,越是说得把握十足、万分保险的信息,往往是虚假的信息,需仔细鉴别。

与买东西货比三家同理,搜索到的信息也要比较,如果几个相对权威的网页说的都差不多,可信任度也越大,否则需要认真鉴别。

面对信息爆炸,可信不可信,关键还是靠人,因此,有个靠谱的医生朋友更重要,可以帮助分诊、建议去哪家医院、哪个科室、看哪位医生。如果身边没有,也可在微博上关注靠谱的医生,发私信或评论咨询,一般都能得到较好的解答。

网络找病友不能迷信“偏方”


   如今,很多患者喜欢在网上寻找与自己患有相同病症的人交流经验,尤其是癌症患者。特别是手机上网的普及,网友间可以随时随地畅谈抗癌运动、心理咨询、科学用药、饮食生活、康复综合等各种话题,但网上交友切记不能听“一面之词”,应更多侧重在规范科学治疗基础上的心理帮扶。


  网友间互不相识,通过交流病情、护理、养病,让心理上有依靠感。在我国病死的癌症患者中,80%以上不是死于治疗期,而是在结束常规治疗以后的康复期。因此,癌症患者在漫长的康复治疗过程中,网友间贴心、知心,抗癌成功者的亲身经历,对病友就像雪中送炭。患者即使病情稍有波动,甚至反复,也能及时调整。


  言传身教的鼓舞最有力量。对于癌症患者来说,网友能够经常交流心得,特别是一些病友能够将自己乐观的心态与大家分享,对于癌症患者是很有好处的。癌症患者最好寻找自己的抗癌榜样,如找到一些抗癌明星的微博、微信,经常上网看看他们的抗癌经验,从病情到用药治疗、护理,所有身体上和思想上的变化,吸取他们乐观积极的精神,给自己树立信心。


  但这种“抱团取暖”的网络群体抗癌模式,最好有专业医生的参与,例如患者多与专业医生沟通网上交友的感受与心得,有医生在背后鼓劲加油,会有更好的效果,也能提升科学治癌的层次。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存在个体差异和癌症种类不同,患者不能盲目地照搬照抄其他网友的抗癌方式。患者应在专业临床医生指导下,选择好适合自己的抗癌方式,中途不要改变,坚持治疗。


  此外,网上流传着成千上万种养生或治病的偏方、土方、秘方。“偏方”在某些情况下可能确实存在一定效果,但不能绝对而论。在网上满天飞的“偏方”中,有“金子”也有“垃圾”。有人“撞对了路”,但也有人“治丢了命”。同样的肿瘤,用同样的偏方治疗,绝大部分患者并不能重复个别病人的疗效。肿瘤患者还是以正规治疗为主,综合方案为好,如果想尝试网友提供的“偏方”,应请教肿瘤专科的医生后再斟酌使用。


  网上交病友也是双刃剑,如果遇到任何吹嘘“神医”、“神药”能够创造“奇迹”,或列举出一大堆吃了该药品起死回生的病例,绝对都是欺骗。许多不法分子在网上,往往通过推销药品、介绍新疗法骗取钱财,凡是涉及财物,患者一定要高度警惕。


  (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地坛医院  副院长、肝病中心主任 成军)

推荐文章:
别再犯错啦!快来看看害人不浅的六大中医药认识误区!
健康提醒:饭后百步走并不适合每个人
缺乏营养的七大信号,赶紧看看自己有没“中招”
山楂绝对不止能消食,还有这么多功效,快收藏慢慢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